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混在东汉末 > 第0249章 好鼎

第0249章 好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客气。”荀攸直起身来,拍了拍衣摆,转身出了大营。沿着营垒间的通道,他背着手,慢慢的向前走着,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塞楼上。

风吹得更紧,荀攸眯起了眼睛,看着远处被风吹得雾蒙蒙的草原,心里冷得和冰一样。

“荀公达?”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荀攸回过头,见一个身披腥红大氅的年轻人站在城墙边,笑盈盈的看着他。荀攸很快认了出来,这就是长水校尉刘修。

“正是在下。”荀攸不卑不亢的施了一礼,正准备说话,刘修看了看天色,解开自己的大氅,不由分说的披到荀攸的身上,又为他寄好缨带,然后轻轻的拍了一下,笑道:“一看你这样子就知道刚从洛阳来,还不知道北疆的风又干又冷,像刀子一样能割人。这么吹下去,你会受凉的。”

大氅很厚实,而且很温暖,荀攸冰凉的身子一下子感受到了明显的暖意。他看看刘修:“大人把大氅给了我,你怎么办?”

不过,陈谌那样的名士他可以置若罔闻,荀攸这样的人物如果失之交臂的话,那就有些可惜了。荀家名声不小,可是真正有才的是两个人,一个是荀攸,另一个就是被何颙称之为王佐之才的荀彧,当然了,那娃现在还小,没几个人知道。

其实刘修不知道,不仅荀彧现在没什么名声,荀攸现在也没什么名声。荀攸的父亲死得早,连入仕都没来得及,当然更谈不上成名。荀攸由祖父荀昙抚养,十三岁的时候,荀昙也死了,他又跟着叔父荀衢生活。他不喜欢经学,在人才辈出、名士如云的颍川并没有什么名声,荀衢虽然也为他造了不少势,但是他不喜欢与人辩论,沉默寡言,一直没有成为名士。

陈谌知道荀家有这么个年轻人,但是从来没有和荀攸说过话,当袁绍问起的时候,他想了半天才说,不错,是有这么一个人,八俊之一的荀昙的孙子,不过没什么名气,学问也很一般。

袁绍听了这话,热情去了一半,他让人把荀攸请了进来,说了几句客套话,然后就让人带着荀攸去休息。荀攸问起前两天的青盐泽之战,袁绍也没什么兴趣,敷衍了两句就结束了。

荀攸没有再问,客客气气的退了出来,站在袁绍的大帐外,他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非常失望。他千里迢迢的赶到草原上来,就是想看看名满天下的袁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可是袁绍的眼里显然没有他。他捏了捏怀里的信,那是何颙为他写的推荐信,可是他觉得现在没有必要拿出来了。

“我没事。”刘修双手扶着城墙,看着远处模糊不清的地平线:“我在军中呆得久了,抗冻一些。”他顿了顿,转过头问道:“到并州来了几日,有什么感受?”

刘修说话的时候,荀攸一直在观察刘修,刘修说得不错,他的确比较抗冻,大氅给了他,他只穿着赭红色的战袍,迎着强劲的寒风,却没有一丝寒意,鬓边两缕头发被风吹得狂舞,他的脸色却依然红润,似乎一团火,散发着看不见的热量。

“并州……山多,林多,草原多,水少,耕地少。”荀攸微微一笑:“不适合农耕,财力不足,要想凭自身的力量守住,实在不易。”

刘修转过头看了他一眼,嘴角轻轻一挑,用鼓励的口吻说道:“嗯,还有呢?”

旁边几个士卒加起了支架,将一只刚宰好的羊架了上去,一个年轻的士卒撅着屁股跪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敲打着燧石,火镰和燧石相撞,碰出一个个火星,火星落在木材上,被风一吹就灭了,好半天也没打燃,旁边的士卒骂骂咧咧的叫了起来,年轻的士卒急得一头的汗。

“用这个吧。”荀攸把怀里的帛书递过去。

那士卒憨厚的一笑,连忙说道:“多谢先生,这么贵重的东西用来引火,实在太可惜了。”

“不可惜。”荀攸蹲下身子,先把信揉成一团,然后从士卒手中接过火镰和燧石,用力敲了两下,火星落到丝帛上,很快冒出了火苗。

“着了,着了。”那士卒欣喜的叫道:“多谢先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