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兵在1917 > 483 误判

483 误判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政治局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很快就同意了某仙人的提议,相关的手续立刻开始办理,政治局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派哪些部队去东普鲁士呢?”

托洛茨基希望从东方方面军抽调一到两个精锐师,因为这是他的嫡系。将“自己的人”派到东普鲁士,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起到促进德国革命的作用。

很显然,老托是准备假公济私,他一直都想直接干涉德国的革命,不过是一直没机会,如今能派遣两个师去东普鲁士,那里离德国腹地可是不远啊!

不过老托的提议遭到了列宁的坚决反对,倒不是导师大人小家子气,准备拉托洛茨基的后腿,而是他认为这种想法很扯淡:“东方方面军还在乌拉尔城地区。离彼得格勒有几千公里,这得花多少时间才能将他们运到东普鲁士?”

这个理由确实很现实,如今东普鲁士的情况是救急如救火。时间就是一切。千里迢迢的从乌拉尔地区抽调兵力,不等这两个师抵达彼得格勒,东普鲁士的黄花菜都凉了!

兵力有限而敌人甚多,以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的胃口,真心是有些消化不良了,那有没有解决地办法呢?

有!而且很简单!

毕苏斯基能向干爹求援,犹太人难道就不能找一条大腿抱一抱吗?比如说抱一抱俄国的大腿,如果红军能抽调出一部分兵力,不需要太多,一两个师就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不过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红军自己的屁股也不干净,内战还没有完全结束,也处于一个最紧张的决战状态,不管是白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眼巴巴地盼着援军呢!在这个时候抽调兵力去东普鲁士,实话实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第二就是名义的问题,干涉芬兰可以打着志愿军的幌子,但是东普鲁士可不行,因为俄国跟东普鲁士都不接壤。派遣少量格鲁乌是一回事,而派遣两到三个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且列宁还认为:“围歼邓尼金的战斗已经打响了,这个时候从一线部队抽调精锐部队,必然会全盘打乱作战计划,这不是胡闹吗?”

实际上托洛茨基提出这个想法之后,立刻就意识到了这只是他一厢情愿,他的方案一点儿实施的基础都没有。最现实的做法就是从彼得格勒军区抽调部队,然后从海路赶紧地送往柯尼斯堡。

不过这两个问题对李晓峰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红军确实很艰难,但是从内战爆发开始什么时候又轻松过。从现在的情况看,不管是白俄罗斯还是乌克兰还都是一滩浑水,往里面丢两三个师一点儿问题都解决不了。

而东普鲁士则完全不一样,有了两到三个师的援兵,形势一下就打开了,完全可能牢牢地控制住主动权,让波兰人和协约国集团跟着犹太人的指挥棒打转转。必然可以间接地影响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局,效果要比直接往那两个地区派遣少量援兵强得多。

至于第二个问题,在李晓峰看来:“尼玛,这也算是问题?”不就是找个幌子吗?简单至极,协约国集团东施效颦玩什么志愿军,简直没有一点儿创造力。咱们这回就不玩志愿军了。咱们玩雇佣军!

eo公司是白成立的,直接将那三个师的兵力划到eo公司名下,然后让东普鲁士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eo公司一份雇佣合同。名正言顺的劳务关系。怕个球啊!

李晓峰的这套解决方案让列宁和托洛茨基目瞪口呆,他们可没想到还能这么玩。虽然某仙人的举动看上去有胡闹地嫌疑,可是如果是正大光明的商业行为,完全跟苏维埃俄国政府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似乎是个好办法。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