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策行三国 > 第2266章 以古喻今

第2266章 以古喻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听子正说史,令人解忧忘食。”孙策微微一笑,举起酒杯,向沈友示意。

——

鲁肃勒住坐骑,看着滔滔黄河,看着黄河对岸不绝于缕的队伍,忽然笑了一声。

一旁的辛毗转头看了过来,笑道:“都督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何不共欣赏?”

鲁肃举起马鞭,指了指河对岸。“佐治,你说刘备是去河东好,还是去上党好?”

“你觉得他让出王位是果决?”

“取道河套攻秦,去国千里,且战场凶险,不能不有所绸缪。先传位其子以掌国事,既能一心征伐,又有备无患,堪称上计。事有轻重,权有取舍,只不过世间多的是贪权恋栈之辈,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古今少有。”

孙策点头赞同。“赵武灵王九泉之下,能得子正此赞,当许为知音。”

“恐怕不见得。”沈友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又道:“臣接下来的话,只怕赵武灵王不会喜欢听。”

孙策笑笑,不好听的来了。

辛毗想了想。“都好。”

“哦?”

“对他而言,河东、上党都是安身之处。窘迫之际,他也不能要求太多。”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赵武灵王之失,不在其愚,而在其仁。他有大仁,推己及人,便思他人亦能如他一般兄弟相亲,他能让国,便思他人亦能如他一般共治。宠爱公子章,欲使其与惠文并王,知其奢侈,又不能辅以之良相,以致父子相疑,兄弟相残,可悲可叹。”

“如此说,仁也是错?”

“过犹不及。赵武灵王欲王公子章,本为爱之,实则害之。且治国如治兵,合则力强,分则力弱。晋三分而秦强,并中山、代而赵强,又岂能分代而王公子章?父子或可相替,兄弟不能比肩。设若赵武灵王不死,公子章与惠文王亦能相安,于赵亦非幸事,必因力分而为敌国所灭,此至理也,虽愚者亦可知。”

孙策眼神微闪,举起酒杯,沉吟不语。沈友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态度已经很鲜明了。明着说父子,其实说兄弟。这些话其实很犯忌,不是心腹,不会说得这么直接。

这是沈友对他的效忠,对他付以重任的回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