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历史的模样 > 102、船是怎么沉的

102、船是怎么沉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然,如果把第二种和第三种说法结合起来的话,那么这条船,就万无一失地沉定了。

不沉——才奇怪了。

所以这次对于周王朝的损失相当大,而周昭王不应该在大败以后,满脑子急着复仇,不顾国力再次发动战争。这就如同当年的商纣王伐东夷一样,被套牢了不能斩仓止损,而是满脑子地再加仓加仓,直至最后崩盘。

这样的案例以后还会很多,最突出的例子并不在这儿,而是在一千多年以后的隋朝,隋炀帝征高丽,就是一个六千点上大跌以后不断补仓到一千多点然后撑不住崩盘,跳楼自杀的经典例子。

如果说前两次南征,不管是周昭王还是满朝文武,都多少有点适可而止的心理,那么第三次南征,整个周王朝上下就只剩下一种声音,那就是“复仇”。堂堂大周朝居然中了楚国蛮子的诡计居然这么“六师皆丧”,这是绝对要复仇的。

而就算楚国内部当初曾经有过投降的声音妥协的声音,当周王朝的大军以复仇姿态压过来的时候,立刻也凝结成铁板一块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为了保命保家园,那是什么计策都不怕用上的。

于是,心怀恨意的“老百姓”献上了足以吸引周昭王会坐上去的豪华版高科技大船,最终把周昭王送给了长江底的鳄鱼兄。

当然,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否能够造出如此高技术含量的船,正好开到江中心就会沉,而不是停在那里就散架了或者能够撑到过了江才散架之类的,大家自然还是有疑虑的。

不但我们有疑虑,恐怕连当时的楚国人自己也有疑虑。

所以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当时楚昭王亲率大军南征时,楚国人吓得赶紧来请罪投降,当然这不白给,你不送点“人事”(“人事”注解参见《西游记》最后一章)谁能够让你进门来。所以当然得有礼物,还得是不轻的,份量十足的礼物——那就是铜山出产的一个天然铜块,重达几百斤;还有一块未雕琢的孔雀石,份量也不轻,足有百儿八十斤。这可真是稀世之宝啊,普通人绝对承受不起。

这点份量放在今天的船来说,算不得什么。不过在古代的技术而言,那时候的船也就能渡人渡马差不多。但架不住周昭王自我感觉太良好,而且觉得这些东西丢了挺可怕的,于是把这些东西再加上周昭王的战车一起放到船上去——当然,我觉得除了前面那两样之外,其他份量足的礼物也不少。

于是有了第三种说法,船是被压沉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