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273章 抢米

第273章 抢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富山县位于本州岛中部沿海地区,居民大多以捕鱼为生。

日本渔民捕鱼方式还比较原始,渔船也不够先进,效率低下。

海参崴刚开始发展,乔治就将捕鱼作为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内燃机出现后,海参崴造船厂首先将内燃机应用于渔船上,大大提高了渔船的工作范围和工作效率。

海参崴的渔民,和日本渔民的主要作业区都是北海道渔场。

海参崴渔民凭借先进的机器,鱼获自然就远超日本渔民。

元旦刚过,乔治接到报告,日本多个城市爆发抢米运动,持续动荡不安。

日本人搞明治维新搞了十几年,一事无成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当初投资修建的制铁所造船厂什么的,不得不一一变卖,借债度日。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借到的外债,非但没有用来保障国计民生,反而用来购买军舰,这就导致日本民众对日本政府的不满越来越严重。

去年日本农业歉收,大米的产量较往年下降百分之二十左右。

今年由于海参崴大量雇佣日本和高丽工人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所以海参崴就从日本大量购买大米,供修建铁路的工人食用。

于是日本新年前,去年因为鱼获不足收入严重减少的渔民,就和囤积居奇的米商之间爆发冲突。

日本抢米也是由来已久,明治维新前就时有发生,只不过受限于当时的通讯和交通,大多数都是零星时间,影响力并不大。

明治维新后,日本新闻业得到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的更快速,更广泛。

于是这一次的抢米运动,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从富山县开始,有向日本全境蔓延的趋势。

日本本来就因为粮食歉收,导致粮食短缺,供应不足。

海参崴给米商的价格比较高,所以米商就更愿意把大米卖给海参崴。

即便没有卖给海参崴,也会减少市场供应量,囤积居奇,等待米价上涨之后再向市场投放。

入冬之后,日本国内的米价连番上涨,已经到了连报纸都在惊呼“民众已经买不起大米”的程度。

日本新年(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春节改为公历,不再使用农历)前,富山县爆发了抢米运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