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跃马大唐 > 第九零三章 弱点(续)

第九零三章 弱点(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可是……咱们只有他的兵马有实力攻下长安啊。他的兵马不动,李光弼和郭子仪手中那几万兵马如何堪用?”李瑁道。

“是啊,朕也觉得难办,不过若是李光弼和郭子仪当真能攻下长安的话,那可是一件大大有利之事。首先王源推三阻四的拖延进攻长安的日期,却被李光弼和郭子仪得手的话,对他可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其次,一旦郭子仪和李光弼占据长安,便可控制住长安城,到时候朕回归长安,便可高枕无忧。若是被王源攻下长安,他的兵马便占据长安城,朕回京之后岂非还是在他的控制之下?长安城还有数十万百姓,一旦郭李攻下长安,兵员问题便可快速解决,短时间内可募集大量兵马,岂非正好是借机扩充实力,牵制王源?”玄宗沉声道。

“是啊,父皇说的很是啊,这可是一箭三雕的大好事呢。”李瑁双目放光惊呼道。

“可是,问题还是回到了郭子仪和李光弼能否攻下长安的问题上来。即便叛军内乱,史思明驻守长安的也是十余万兵马呢,这该如何是好?”李瑁的兴奋劲来的快去的也快。

玄宗道:“所以才要你去替朕办这件事。李光弼密信中说,大唐北边的突厥人也正在内乱,回纥汗国的国主骨力裴罗击败了其他几个突厥汗王如今已经独霸北疆。这骨力裴罗曾经来长安朝见国朕,对我大唐上国极为仰慕,故而当得知我大唐生乱,他主动派人去联络李光弼和郭子仪,欲助我大唐一臂之力平息叛乱。所以……朕昨夜想了一夜,决定接受他的好意,向回纥借兵平叛。如果回纥人肯借兵给我们,岂非解决了李光弼和郭子仪兵力短缺之忧?”

李瑁忙道:“请父皇吩咐。”

玄宗想了想道:“这件事非同小可,你万万不能再出差错。”

李瑁忙道:“儿臣必竭尽全力,若有差错,儿臣以死谢罪。”

玄宗点头道:“李光弼派人送来密奏,说叛军疑似生乱,有消息说安禄山好像已经死了,现在是他的二儿子安庆绪主持大局。只是安庆绪并没有将安禄山已经死了的消息发布,恐是担心会引发动荡。李光弼和郭子仪两人都认为是安庆绪篡位夺权或有弑杀安禄山之嫌。他们认为这正是进攻叛军的好机会。”

李瑁愕然道:“竟有此事?给父皇道喜了。安禄山这贼子终于死了。”

“原来父皇是要向回纥人借兵?这……我大唐内乱之际,引外兵而入,恐非是一件好事啊。”李瑁难得的说了一句有道理的话。

玄宗皱眉道:“朕不是没考虑过此事,请神容易送神难。但朕认为,回纥人没那么大的胃口,想要趁机瓜分我大唐。他们或许是想捞些好处罢了,那么朕便给他些好处便是。这件事回纥人希望能当面商谈,朕当然去不了,所以希望你能替朕偷偷去一趟,和他们谈判借兵。这件事若是能成了,你便立下了大功,将来平叛之后朕欲立你为太子,别人也无话可说了。”

李瑁闻听此言,顿时将忧虑抛到了九霄云外。连声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这件事儿臣定办的妥妥当当的。”

玄宗道:“好,此事绝不能声张,一切都要秘密进行。朕许你带着朕的密旨前往,全权代表朕同回纥人洽谈此事。记着,给他们些甜头无妨,但只要能达到借兵攻下长安的目的,付出些饵料也是值得的。”

玄宗皱眉道:“何喜之有?安禄山死了还有安庆绪,还有史思明,你以为叛军便会凭空消失么?”

“不是,儿臣是说,这叛贼是叛乱贼首,若是死了总是件大好事。而且还是死在他儿子的手里,这更是大快人心。安禄山一死,于叛军士气必是一个巨大打击,这正是一举攻击叛军的大好机会呢。”李瑁道。

玄宗微微点头道:“确实对叛军是一个大打击。李光弼他们认为该趁机进攻长安收复京城,可是他们的兵力太少,恐难以奏效。”

“不是有王源的十多万兵马在长安左近么?父皇为何不下旨命王源立刻进攻长安?”

“蠢材,叛军内乱这件事王源一个字也没提,按理说他应该知道这个消息的,可是他却并没有提及。他已经表明态度要明年春天攻长安,朕也答应了他。不管他的理由是什么,若是他刻意隐瞒此事的话,便说明他并不想趁着叛军内乱的时候拿下长安。朕若是逼他,他又要说朕说话不算话,不给他军务自专之权了。李光弼和郭子仪募兵之事,乃至昨日这件棘手之事后,朕觉得不能再去刺激他,所以朕不想逼他攻长安。”玄宗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