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999章 闽南纳土

五代十国往事 第999章 闽南纳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帅,如果你的部下想要谋取富贵,把您软禁或谋害,再把您整装或分装(人头)送往京师,纳作投名状,以献土归降……”

远了不说,别人不说,留从效是咋上位的,您又是咋上位的,还用我说破吗?你就不怕泉州故事上演3.0版吗?

陈洪进终于大彻大悟,当即表献漳、泉二州。闽南地区和平统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陈洪进纳土后,仍以刘昌言为推官。两年后参与科举考试,不幸落第,但太宗特别赏识他,召他为宋州归德军掌书记,几年后再次参加科举,竟然以榜眼的名次金榜题名。在多个节镇做判官之后,刘昌言终于因赵光义的赏识和榜眼的学历进入中央,并且坐火箭上升。先为起居郎(六品),后迁工部郎中(五品),又过一个月左右充枢密院直学士,又过了三个月左右就升为枢密副使,副部级干部了。

因刘昌言的晋升过于迅猛,导致朝臣们羡慕嫉妒恨,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朝臣们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地诋毁他、贬损他,立志要把他拉下马。

比如有人发起话题:“咦——咱河南话怪好听唻,刘昌言说嘞这闽南话不中。”众人纷纷附和,语言障碍,无法交流,咋在朝中为官?赵光义闻言大怒,说朕自有翻译,不影响工作交流,你们给我闭嘴!

又有人发起话题,“刘昌言不孝!”在那个以仁孝治天下的时代,大孝是忠,忠臣必出孝门,一旦有人被坐实不孝,那几乎等同于叛国投敌,起步价是双开。支撑这种论点的证据是刘昌言把母亲和妻子留在老家,已有十几年没回过家,而且还在京师娶了旁室。白眼狼,娶了媳妇忘了娘,简直就是人渣!这种人渣败类如何还能做官?

为什么十几年没回家呢?因为刘昌言同志跟随陈洪进纳土之后就一直在中原大地上发光发热,顾大家而舍小家,十几年没休过探亲假,把青春奉献给了大宋……感动大宋十大青年了属于是。

赵光义大笔一挥,下诏:将刘母迎接到京师,所在州(泉州)负责行装和路费,沿路州县负责接待、补给。总之一句话,地方政府负责护送刘母入京,中央政府负责分房子、养老金……

总之,在陈洪进上位之初,是想要维持割据状态的,故当徐昌嗣首倡纳土时,被陈洪进视作叛徒而险遭诛杀。时过境迁,当南唐被灭时,陈洪进大为震怖,重塑三观,身边劝他纳土的声音越来越多,陈洪进的态度逐渐动摇,对待这种声音更多地表现为宽容、言论自由,而当他入朝觐见被热情挽留的8个月里,陈洪进及其左右官员亲眼目睹了中原大国的繁荣强大,态度进一步转变,直至最终下定决心纳土归降,做了一回体面人。

使陈洪进最终下定纳土决心的,应该是刘昌言。

怎么刘昌言就能劝动呢?一般来说,劝人的时候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即好说、歹说。之前幕僚劝他纳土,要么是从天命天数等虚无缥缈的玄学角度,要么是从双方实力对比的实际角度,这些说辞只能归为“好说”,那什么算“歹说”?

如果你不归顺,大宋就灭你?这仅是其中一方面,而且说服力不足,陈洪进可以找出一百个理由来论证大宋不会加兵闽南。刘昌言切中了陈洪进的要害——兵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